- 千年香菇今更“香” 浙西南龙庆景悠悠菇文化 2014-04-06 点击:16 评论:0
- 香菇创始人吴三公与西洋殿——食用菌历史与文化 2014-04-06 点击:8 评论:0
- 菇民歌谣(mushroom grower sballad) 2014-04-06 点击:11 评论:0
- 菇民蓬话(mushroom growers en-igmas) 2014-04-06 点击:10 评论:0
- 香菇民间传说(菇神吴三公) 2014-04-06 点击:16 评论:0
- 菇民歌谣(3) 2014-04-06 点击:8 评论:0
- 香菇之源——吴三公与菇神庙 2014-04-06 点击:4 评论:0
- 园山阙桥(清) 2014-04-06 点击:98 评论:0
- 步蟾桥(明) 2014-04-06 点击:9 评论:0
- 渡龙桥(清) 2014-04-06 点击:15 评论:0
在洞宫山脉的腹地,有一块由浙西南龙、庆、景三县(市)连成一片达1300平方公里的香菇产区,它是世界香菇人工栽培的发源地。八百多年前,数万菇民在这里以种菇为业,他们秋去春归,深居大山...
松源殿又名西洋殿,位于浙江省第二高峰的百山祖之下,座落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入口处─西洋村村口,是历代菇民为纪念香菇鼻祖吴三公而集资兴建的古建筑。据考有关文字史料:吴三公又名吴昱,因兄弟...
菇民歌谣(mushroom grower sballad) 菇民创作的口头文学作品,无固定形式,内容以反映菇民的生产和生活为主。浙江龙、庆、景三县菇民主要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...
菇民蓬话(mushroom growers en-igmas) 浙江省龙泉、厌元、景宁三县菇民所用隐语,又称“山尞白”。自元、明以来,龙、庆、景菇民视砍花术为神授,只准父子口头相传...
古时,龙泉东乡龙岩村(今属庆元县),有份人家,兄弟三人靠烧炭度日。一天,老三吴昱挑着两大篓炭下山来,忽见一白发老女牵着一个三、四岁的孩儿站在路边。那孩儿正在哭闹着。吴昱问老妇何因,...
龙泉菇民山歌...
吴三公是传说中用“砍花法”栽培香菇的创始人,被后世菇民尊为“菇神”;菇神庙奉祀的菇神就是吴三公。吴三公原名吴昱(煜,一说名判夫,字继山,因排行第三,人称三公。南宋高宗建炎四年(11...
园山桥位于安南乡洋坪村,东西走向,道光十六年(1836年)丙申建造,全长12.50米,净跨2.10米,拱高1.75米,面阔4.10米,有廊屋5间。...
步蟾桥位于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,东北、西南走向,始建于明永乐年间(1403-1424年),民国六年(1917年)重修,全长51.60米,净跨17.76米,拱高9.65米面阔5.20米...
渡龙桥位于庆元县百山祖乡龙岩村,东北西南走向,嘉庆二十五年(1820年)建造,全长22.10米,净跨2.5米,距水面高2.55米,面阔3.65米,有廊屋7间。...